首页 > 锐评 > 正文

警惕辍学背后的“读书无用论”
2017-09-08 09:28:03 来源:新京报

目前失学问题的背后,社会保障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不容忽视,但很多家庭认同“教育不能改变命运”这个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9月5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称,2016年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为93.4%。辍学的原因,“因为教育质量问题,因为厌学或者学习困难辍学的学生可能占到辍学学生的60%以上,而且主要是初二、初三的学生。”

    自2007年“两免一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后,加上国内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绝对贫困导致无法读书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即便是经济因素导致的辍学,多数还是家庭不愿意负担基础教育增加的成本,而更倾向于让他们辍学,节约开支,甚至去打工。

    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而失学的问题,背后如果没有家庭的默许,如果家庭对于教育还是积极认可的态度,孩子们也极有可能不会从校园流失。

    目前失学问题的背后,社会保障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不容忽视,但很多家庭认同“教育不能改变命运”这个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读书作为一种人生投资,周期非常长,投资也不少,见效很缓慢,结果也无法有确定的预期。

    对应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将劳动力变现,门槛也不高。两相比较,被眼前经济利益吸引而放弃长期投资,是可以理解的经济行为。

    个体家庭的短线选择,由于结果过于突出,能带来极强的示范效应。其他家庭无论是否有可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都被眼前的经济回报所吸引。渐渐地,读书无用论就成为一个区域内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带动更多人放弃教育。

    但回首过往的每一次读书无用论,当社会重归稳定的时候,社会阶层变迁的窗口减少,对劳动力价值的评估也趋于稳定,低素质劳动力价值贬低,教育重新归于最重要的改变命运的窗口。

    低技能劳动者在中国就业市场中,仍然有其就业空间,未来也会如此。但是,随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企业利润,低技能劳动者与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这种效应,在目前中国经济就业市场中,已经有所体现。虽然,刚毕业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工资与体力劳动者差距越来越小,但如果从长时间看,拥有高技能的就业者,将会在未来获得越来越高的收益,而体力劳动者难以在未来获得这种收益。

    上世纪八十年代辍学打工的人,如今已是中年,除了少数财富自由幸运儿以外,多数人恐怕将会以低技能劳动终老此生,阶层上升对他们而言是困难的。倘若当年稍微多读一些书,如今也有机会面对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进行选择。只可惜,人生无法重来。

    教育投资,短期内看起来似乎不划算。诗书传世久,古人几千年的这句总结,在时间的长河里看来,始终是对的。读书无用论的泛滥,消耗的是人生未来改变的可能。然而,最终让就业市场教育那些做出错误选择的家长和孩子,也并非良策。对此,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教育部门,都还需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用新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背后,辍学

上一篇:共产党员要做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觉践行者
下一篇:面对“撞车留字条”车主若要求赔偿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