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秋后喜算丰收账 贵州长顺县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2018-11-02 13:59:14 来源:华夏早报 编辑:贺强

导读: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其他产业也随之不断改变,相互交错发展,逐步走出了一些特色致富路子。

       稻菽千重浪,处处瓜果香。

       金秋十月,漫步在贵州省长顺县乡村小径,处处尽是丰收的场景,点染忙事农桑的身影。在摆所镇热水村二十公里葡萄长廊,黑溜溜的葡萄紫了,一挂挂缀满藤蔓;在代化镇打傍村百亩蔬菜基地,无筋豆、羊角蜜、西瓜等“嗷嗷”待摘……

       “皇天不负苦心人。”67岁的伍朝忠老人,站在摆所镇松岗村干净整洁的组组通道路上,朝着挂满藤蔓的黄瓜基地方向望去,欣喜地从口袋里掏出烟斗,点上火,用力吸吮一口后,兴奋地掰起手指头,算起了丰收账:“别瞧不起这几十亩黄瓜,亩产可达7000余斤,按当前每斤1.6元的批发价,一亩就可以得到万把块钱,抵得我半辈子种的苞谷了。”

       《华夏早报》记者 罗明荣 通讯员 陈波 摄影报道

       收入翻倍涨 脱贫信心足

       穿着蓝色工装,手臂上套着黑色袖套,66岁的韦昌鸿老人快步从老年电动车上走下来,笑容还挂在脸上。

       “手上有余钱了,该享受就要享受嘛。”面对记者的采访,家住摆所镇松港村的韦昌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拘谨,边闲聊边擦着刚从基地里采摘回来的黄瓜,整齐划一的放在塑料篮子里,不时叮嘱着同伴要轻捡轻放。

       2016年,韦昌鸿“失业”了,他放下了手握大半辈子的锄头,乘着农村工作“三变改革”的春风,从土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摇身一变,成了松港蔬菜基地的股民。从农民到工人,不仅转变了身份,更“转”出了美丽新生活——购买了老年电动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犹如“上班族”一般,年前还翻新了家里的楼房,日子过得美滋滋。

       “以前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守着7亩坡耕地,种点水稻和苞谷,整日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点干劲都没有。”韦昌鸿告诉记者,以前一家人早出晚归是常态,一年的收入除去成本,基本所剩无几,遇到水灾旱灾,糊口都成问题。曾经想把日子过得好一点的他,无数次想外出务工,但大字不识几个,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每每想到一人饿饭,全家喝西北风的窘境,也只好打消念头。

       2016年,松港村准备流转土地发展蔬菜基地,正当其他群众观望犹豫的时候,韦昌鸿主动将家里的7亩地入股到了合作社。如今,韦昌鸿和妻子都在基地里上班,他的妻子通过反租倒包2亩土地,公司提供种苗,自己负责种植和采摘;加之两个儿子常年在江浙一带的工地上务工,生活越来越幸福。

       如今,韦昌鸿有两份收入,一份是工资收入,按照每个月20天左右计算,与妻子加起来将近有4500余元;另一份是土地流转费,每年6000余元,加上年底入股分红,收入不菲,一年下来,收入将近七八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喜获收获的农民。

       韦昌鸿只是松港村1125户群众的一员,在村村实施“三个一”工程和大力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一栋栋白墙瓦黛的农房,一处处绿色盎然的蔬菜基地,一个个踏实肯干的群众,正在勾勒出一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乡村幸福画卷。
一池清水绿  处处产业兴 
   
       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目的是什么?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但最终目的是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持续增收。

       今年以来,有关长顺农业故事的“主角”悄然发生了变化。从麻山腹地到广顺坝区,从白云山麓到杜鹃湖畔,各个贫困乡镇、贫困村积极投入到“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等脱贫战役中来,调减玉米成为了主要任务,取而代之的是经济效益更高,产业链更全的中药材、蔬菜,以及附加值更高的养殖及加工。

       截止10月上旬,该县投入扶贫资金4794万元,在82个建制村创建规模种植基地78个、养殖基地76个,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76万亩,改种蔬菜1.83万亩,中药材0.355万亩,水果0.66万亩,其他经济作物2.915万亩。

       秋末西斜的太阳温暖地洒在代化镇打傍村蔬菜大棚上,大山深处裹挟而来的热气蒸笼,灼热的让人呼吸困难。刚刚采摘完挂满枝藤的水果番茄,基地里即将上市的西瓜和羊角蜜,给群众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地无三尺平、泥无三尺厚、水无三尺深”的打傍村,曾经祖祖辈辈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贫瘠的土地“培养”了他们一年一耕的种植习惯,改良品种对他们而言,犹如天方夜谭,但是玉米和黄豆始终没有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传统种植走进“死胡同”,如何啃好这块“硬骨头”、卸下这挑“重担子”?只有产业革命才能解决当地群众的难题。

       过去,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土地收益底,贫困人口多,是打傍村的真实写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如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打傍村紧紧抓住贵阳市帮扶的机遇,以生产绿色生态蔬菜为重点,瞄准贵阳蔬菜需求市场,按照品种和数量实行订单生产,直接从生产大田到贵阳惠民生鲜超市,减少了中间环节,既能平抑贵阳蔬菜价格,又能保障贵阳市蔬菜需求的供应。

       在产业发展上,算起“经济账”,无论怎么算,都比传统种植强。每亩土地500元的流转费用,相当于过去玉米的全部收入。一般工人每天按80元计算,一年收入至少可达1.5万元;技术工人每天按120元计算,一年收入至少可达3万元。年底分红时,根据经营利益按土地入股20%分红,并且还逐年增长。

       家住打傍村的尹云珍,在蔬菜基地建成之处,通过技术培训后成了一名正式员工,每月固定收入就有2000余元。同时,她将自家的5亩土地入股,一年土地流转费和分红可达3500余元,一年收益将近5万余元。
   
       “同样是自家的田地,换成大棚蔬菜后,没想到经济效益这么高,终于理解政府苦口婆心地劝阻我们不要栽苞谷了。”尹云珍乐呵呵地说。
   
       如今的打榜村,群众有干劲,产业正兴旺。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弥漫;脱贫的希望,在田间腾飞。

       致富路子宽  农旅来搭台

       行走在姆丽迷奇田间地头,绿油油的稻谷迎风摇曳,三两儿童穿着泳衣在湖边嬉戏。吹炭火、吃羊肉、打水仗,都市的年轻人们自由地在山间活动筋骨,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凉亭里、竹林下,歇息的间隙,纷纷掏出手机相机,定格一幅幅游玩山水之间的画面。

       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其他产业也随之不断改变,相互交错发展,逐步走出了一些特色致富路子。

       在长寨街道上洪村村主任程家发的心里,一直谋划着一条有别于其他贫困村的致富路子。他希望依托上洪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实现“单纯农产业发展”向“农旅产业兴旺”的升级转变。

       今年5月以来,上洪村牢牢抓住长顺县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的目标,按照农旅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全体村民通过资金和土地入股开发姆丽迷奇旅游景区,因地制宜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刚刚起步,客源并不稳定。程家发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空,他告诉记者,旅游宣传的最佳方式,并不在于盲目跟风,应该要结合“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地方民族传统节日,策划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旅游才有文化活力,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上洪村在成立姆丽迷奇乡村旅游景区之初,便积极鼓励有意愿的群众开办农家乐,正当大多数人畏难观望的时候,王登文自告奋勇,办起了该村第一家农家乐。除此之外,王登文还置办了烧烤桌、皮划艇。“我们景区既然以‘水’做文章,并且冗雷河穿境而过,当然是可以弄哈漂流咯。”谈起以后发展,王登文自信满满。

       陈大嫂是上洪村的村民,在村里成立旅游景区时,她就拿着资金和土地入股到合作社中来。因为学过几年厨子,靠着娴熟的手艺,开办起了农家乐,旺季的时候每天毛利润收入就有600余元。

       “我的山庄是最早开办的农家乐之一,主要是以吸引‘周末’游客为主,但是相对于前几年搞农活来说,收入要高得多了。”大嫂山庄老板娘陈大嫂一边准备烧烤食材,一边笑着和大家聊了起来。“现在也才刚刚起步,周一到周五每天基本有两桌客人,算上周末两天的收入,一个月的纯利润也有万把块钱!”
 


当地的第三产业。

       一业兴来百业旺,合伙“斗钱”办旅游尝到甜头后,让上洪村的每个村民不再等靠要,都在找方向、想办法、谋出路,脱贫路上你追我赶。

       除了开办农家乐和漂流外,上洪村正准备通过招商投资600万元,开发游泳实训、水上运动、沙滩休闲、玩水玩沙、捉鱼摸虾、水果采摘、农耕体验、农家欢娱等项目。

       “我们可不只满足于简单的旅游度假景区规划,将按照‘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规划理念,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景区。”谈到景区未来发展,上洪村村主任程家发说。

相关热词搜索:长顺县

上一篇:崀山筹备第四届脐橙文化旅游节 央视全球推介
下一篇:雪峰蜜桔成农博会网红水果 合作社+电商统销助力农户脱贫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