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方加胜:大医精诚 妙手仁心
2018-11-09 23:33:49 来源:华夏早报

他创造了多个“第一”,骨子里具有“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又久受范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浸润。
                                              
     他创造了多个“第一”,骨子里具有“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又久受范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浸润。他通过科学的进步,研究着神经外科最难攻克难题,尽可能地延展生命的长度,让每一个患者有更多时间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他就是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长沙长峰医院双向转诊医院首席医学专家方加胜教授。
 
 
                                                     不断攻克难关创多个“第一”
 
    从医40余年来,他第一个用德国表式颅压计,进行颅高压的临床研究;第一个用国产镇江生产的手术显微镜进行显微手术;第一个开展脑立体定向颅内异物摘除;他还成为了目前为止获得亚洲医学界最高奖“KANNO医学奖”唯一一个中国人。不久前,第二届中亚神经外科国际医学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方加胜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并作题为“脑胶质瘤的前世今生”的专题报告,并介绍了术后生存5至37年以上75例患者的临床随访,受到了与会神经外科界同仁的高度赞许,再度成为了世界医学史上一重大数据。
 

方加胜教授
 
    古往今来,开颅手术都是最大的挑战,脑内错综复杂的神经系统,让很多病人都“谈瘤色变”。而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脑肿瘤,方加胜深知研究其发病机理和耐药性对于探索脑肿瘤的诊疗新途径和促进肿瘤医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过潜心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发现和分离出脑肿瘤干细胞的基础上,于2003年成立课题组,方加胜对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机理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攻关。通过一系列研究,课题组终于发现了脑肿瘤干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找到了脑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原由,进而揭开了脑肿瘤干细胞化疗耐药机理之谜。
 
   作为一个湖南岳阳人,方加胜骨子里具备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又久受范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浸润。步入医学殿堂,救死扶伤,成为了方加胜教授的夙愿。
 
                                                妙手仁心练就一双“圣手”
 
    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大脑也会受到病原物的侵扰,诱发各种炎症、畸变、肿瘤等。特别是各种交通意外事故最容易导致颅脑损伤。五十年代,是湘雅颅内手术的一大飞跃,1954年,曺美鸿教授做了湘雅第一例开颅手术,这一医学界的创举,似乎冥冥中意味着方加胜将成为“医中圣手”。1976年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方加胜留校任教行医,他的老师,正是著名国际脑科专家曺美鸿、王茂山教授,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的行医风格,方加胜先后担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今,方加胜已经功成名就,依旧奋斗在医疗一线的岗位上,他滴酒不沾,不允许自己在手术台上有半点疏漏;他心系患者,为患者手机充值让其告知家属已痊愈;他奋不顾身,风雨兼程奔赴缉毒一线为海关人员手术……方加胜认为:一名医生,对病人负不负责,事关病人生死。著名医学教育家张孝骞说过一句话:“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恐诚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方加胜不允许任何一名医生敷衍了事。如果病人的年龄前后写得不一致、职业和家庭地址没写清,或者初始诊断记录出现半点差错,方加胜一定会大发雷霆,有关医生会被训得灰头土脸。方加胜认为:对病人,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病人会留下终身遗憾。也正是因为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方加胜练就一双“圣手”,让无数病人重燃生活希望,创造和改写了神经外科史上一项又一项记录。
                                                  大医精诚无微不至
 
    古语有云:大医精诚。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
    方加胜的精,在于他多年来一件件成功的医疗案例。2008年大年三十的下午,长沙市一位值班公安干警76岁的母亲在黄花镇遭遇车祸,导致胸椎压缩性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等,病情十分危急。方加胜教授接到紧急电话后,没顾得上与家人吃年夜饭,立即带领自己的几名博士生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终于使这名公安干警的母亲得救。刚从湘西考察慰问归来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得知此事后,亲笔为方教授提写了新年贺卡:“方教授:辛苦了,全家新年好!”并派专人送到方教授手中。
    方加胜的诚,在于他对病人及家属无私的付出。2009年12月,岳阳患者方芝涛在当地医院查出患有垂体瘤,医生建议到湘雅医院手术治疗,并推荐了方加胜教授。家人与方加胜联系后,方教授很热情地为患者安排住院,并亲自主刀给患者做了垂体瘤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出院回家后,由于患者有糖尿病,伤口愈合慢,伤口出现感染和剧烈疼痛。方教授与当地医院联系后认为是颅内积气,建议立即手术。手术次日凌晨2:30,患者家属接到方教授的电话,询问患者情况。
   术后,方教授还经常与当地医院的医生联系,即时指导,并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询问病情。不久,因患者家属留在病房的是在长沙使用的手机号码,回岳阳后手机欠费停机。为了与家属取得联系,方教授亲自给患者手机号码充值了100元话费。“他有一颗善良而热情的心,像他这样知名的教授,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样花费时间和精力对病人如此关心、如此负责,实在难得!”患者家属感激地说。
    方加胜常说,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海外侨胞,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大款还是一文不名的农民,不管是身份显赫的将军还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只要来找我看病,就是我的病人,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确实,多年以来,外地求救病人越来越多,方加胜教授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参与指导抢救,精湛医术与高尚的医德,他的声望与影响越来越广,有来自佳木斯、长春、广东、福建、青海、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市,甚至有外国华侨,他依旧来者不拒,一视同仁。他坚持了四十余年身体力行救助病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月要做20与台手术,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几乎每天只吃一顿饭,不在手术台就在办公室,几乎无节假日可言。仁爱关乎众生,责任成就事业,在多少个与死神拼搏的日日夜夜中,他的坚毅、沉着已经成为了湘雅一道最美的风景。
 
                                              医患关系亲密无间
 
    如果把病房看作战场,护士就是最亲密的战友,协同作战才能打赢每一场战役,刚搬到新医疗区的时候,由于护理人手不够,方加胜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都要帮忙量血压,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护理压力。新区39病室成立的时候,做为病室负责人,方教授邀请大家K歌庆祝,一曲《二泉映月》让大家领略了他洪亮的歌喉,感觉他不但学术高深,内心世界也同样丰富多彩。
                                           
    陶子荣护士长与方教授共事20余年,她说,方教授从不摆架子,会诊时都是随喊随到。无论多忙,每个请方教授做手术的病人,术后的当晚他都会来病房查看后才放心地离开;有时候为了患者,他一个星期都呆在病房,饿了吃个盒饭,困了就睡在总住院休息室。
    73岁的权元慧是位老病人,因大面积脑溢血术后神志障碍9个月,在外院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慕名找到方加胜教授后,经过促醒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四肢按摩等综合康复训练,患者恢复了神志。由于长期卧床,患者皮肤抵御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压疮。但在方加胜的指导下,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抹洗,使患者皮肤保持完整。“像这样长期卧床的老病人,身上无异味,没有褥疮,都是我们护士的功劳!”在患者家属称赞方加胜教授的高超医术时,方教授却把功劳让给了正在为患者做护理的护士。患者在医院度过73岁生日,方加胜亲自安排生日会,医护人员贴心地送来生日蛋糕和鲜花,方加胜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和蔼可亲。
 
 
                                                 匠人精神妙手行医 
 
      严师出高徒,在方加胜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都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对此,学生们事后都心存感激,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王非在发给方加胜教授的短信中这样写道:“方老师,在您面前,您严厉管教;现在离开了您,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孤儿。”尽管从医多年的方加胜早已桃李满天下,而他依旧心系自己的恩师曹美鸿、虞佩兰夫妇,作为二老的学生,方加胜在生活上对他们关怀备至,一照顾就是几十年,曹教授和虞教授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年冬天,他们都会去广州的女儿家住一段时间。考虑二老行动不便,方加胜每年担负着送二老去火车站的工作,直到2017年4月17日,虞佩兰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7岁。
    方加胜一直把老师写给自己的信放在办公桌上,时刻记得多年以来老师对自己的教诲。伟人不朽,哲人其恒,这面百年湘雅的旗帜离去,让方加胜悲痛不已,也让他意识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真正意义,纵赞誉无数,不过“本分”二字;施仁术仁德,实乃大医精诚,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和自己的学生谈起自己的恩师,这些年,“传承”二字似乎被重新挖出,全面重视,随着“匠人”精神的体现,让“传承”成为了博大精深文化的延续,在方加胜的很多学生身上,甚至能看到曹美鸿、虞佩兰的影子,正是因为这种“传承”,让以诚为医,悬壶济世时刻激励着新一代的湘雅医师,让百年湘雅,硕果累累得以永恒。
    相比“方教授”这一称呼,方加胜更愿意别人称他为“方嗲”,湖湘大地,这是最亲切的称呼。在学术上,他获奖无数,早已成为医学界的楷模,在工作上,他一丝不苟,从未有过亵渎,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在生活中,他却像身边最亲切的朋友,虽不饮酒,但总能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在方嗲看来,一个医生不仅仅要为病人带来健康,更要给他们带来快乐、信心和幸福,这才是“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的至高境界。
 
    

相关热词搜索:湘雅 名医 开颅 娄义华

上一篇:瑶乡追梦人曾凡忠:成就剪纸工艺梦想
下一篇:梵韵潇湘与时代同愿同行 祈福天下和世界交流互鉴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